建设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前我们正处于科技迅猛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新时代中,所有企业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若要让企业生存下来,并能够保持持续地发展,就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新时代中企业的发展不能光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应加快建设好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们一个坚实的精神支柱,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让员工们上下一条心,为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所有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营造出的工作氛围,这也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

一、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灵魂,其包括了企业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形象物质文化。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市场,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意识到建设一个体现企业精神风貌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一旦被员工内化,他们将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面貌,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一, 1、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企业文化强调企业能够以顾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将他们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处处为顾客着想,以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另外,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过程中,将会对企业充满自豪感,对工作充满自信心。因此,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向社会展示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风格、服务宗旨以及臭味相投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竞争激烈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第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向心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同时也被广大职工认同的信念和精神,他们在价值的取向上与企业是一致的,统一的,企业文化就像一条纽带,把广大员工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员工们紧紧团结起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努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作用,形成和谐、统一、奋进的企业精神面貌。

二、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除了要不断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以外,还应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知识资本生产力,它不但能够引导企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营造出和谐的企业氛围,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仍有大部分管理者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使得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盲从、毫无特色、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第一,内涵空洞、缺乏创新。

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了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加快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有些管理者只是简单地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只不过是统一企业服装、在公司里挂几幅诸如“实事求是”,“敬业爱岗”“改变观念、与时俱进”,等此类标语罢了,没有针对企业的产品性质、服务领域进行认真地研究,从而导致了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文化内涵过于空洞,无法体现出企业的特色以及企业的精神和理念,这也就无法实现建设企业文化的目标了。

2、第二,企业文化发展方向不明确、层次不高。

企业文化的层次往往能够体现出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中小企业通常是家族式的,其主要由他们经过艰苦奋斗才发展到一定规模,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基本上没能很好地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的是“小富即安”,有的是过于乐观,盲目投资等,使得他们没有再进行深造,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有益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树立创新意识,导致了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陈旧,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危险的,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不明确,文化层次不高,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

3、第三,急于求成、缺乏科学的工作态度。

台湾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曾说过,企业文化不是一场运动,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最好是企业在较小时就开始着手建设企业文化,而到了企业大的时候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困难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的工作,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绝非一蹴而就的,良好的、积极的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必须经过管理者坚持不懈地、耐心地倡导才能够取得实效的。然而有些企业管理者却急于求成,没有对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充分地分析,就跟着其他企业大搞建设企业文化运动,其结果只会是形式上的热闹,根本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几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