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共23943字)_个人工作总结

首页 > 免费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

宜良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共23943字)

2020-09-28 20:55:21  浏览:98  作者:个人常用范文

宜良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前言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而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低和农民生活水平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农业现代化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2010 年 10 月 18 日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球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是农业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与产业化,形成特色化的农业区域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可以进一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宜良县的实际情况,理性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总体要求,科学发展农业现代化,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转型模式、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及制度体系,可为相关决策部门正确认识并推动宜良县的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一、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和政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单纯传统的生产部门向现代多种链条相吻合的复杂产业转变的历史过程。对于现代农业,它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没有固定的标准,仅是对少数农业发展先进的国家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农业的内涵也将不断更新。归结起来,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现代农业应该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观念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提供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创造极高的综合生产力,同时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握好资源的不断增殖和合理利用,用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能使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受益,实现共同富裕。这应当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

2、特征

首先,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村经营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发展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突出特性。中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异常特殊的地位,农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深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我国长期的发展历史当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传统农业社会是我国给自己的定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社会生产力要素及我国国情结合在一起,成为长期支撑中国社会长期有序发展的经济基础。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是不高。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有近 2.5 亿农户。农户规模小,数量众多且结构、行为相似,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构成中国农村社会的细胞。在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以保证农产品供给为起点,突出资源合理利用和农村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发展要素密集型产业的集约式经营,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我们来讲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因此,保障农产品持续供给、促进农业不断向前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人多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很难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等类似的方式来达到。这些客观存在决定了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必须实现从传统粗放式经营向现代集约化经营转变,这也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在。

(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1、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即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过程。可见,现代化设计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言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是个综合的概念,具体包括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个人现代化等。然而,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力量是科学技术。

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6 世纪开始到工业革命前,是西欧资本主义童年时期也称为“原初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末以前,即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第三阶段是 20 世纪上半期,即大发展、大动荡、大调整阶段,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是痛苦和创伤,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互不让步,危机一触即发,人们渴望和平,希望经济复苏,晚年的列宁在探索追赶西欧文明,也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这也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第四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也叫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五个阶段是从 20 世纪 60、70 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2、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理论

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家整体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应随之变化以适应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解释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现象。他发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效率是不同的,越高级的产业劳动生产效率越高,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则劳动生产率最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部门的就业比重也不断变化,既劳动力会在不同效率部门之间流动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产业升级是保证国家经济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库茨涅茨通过对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拥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而国家只有适度的调整产业结构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自己的经济地位。因此,国家要适时采取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通过结构调整中的利益再分配实现国家收入分配公平,对夕阳产业要适当援助给予其调整时间,对朝阳企业要适当扶持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而国家需要着重选择收入弹性和技术增长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进行重点培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并有效提升国家技术水平。当然,在产业升级调整过程中更要注意与非经济目标的接轨,农业是涉及到国计民生和社会各方面利益的重要产业部门,只有选择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才能使农业发展跟上第二、三产业的升级步伐,实现社会生产的稳定。因此,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组织结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性。

(2)农业后发优势理论

由于不同产业之间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不同的生产要素需求、不同的生产环境,这导致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会具备不同的生产条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技术水平导致各国或地区在不同产业上的生产费用有很大差异,同等产出条件下生产费用较低的产业则优先发展。若多种产业同时具备先发优势,那么则选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同产业相比劣势最小的产业。这种相对优势给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了发展相对优势企业,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机会。但由于外部因素和自身发展动力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必然能带动其他相对落后产业的发展。李斯特认为,对于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而言,有必要通过国家扶持和培育的手段发展优势产业打破原有的国际分工格局,为自己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国际分工局面,改善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培育优势产业的时候,如日本学者所说,后发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同等资金、资源条件下本国劳动效率低下的情况,并利用自身劳动力和技术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国家产业保护政策的扶持培育出自己国家新型的优势产业。工业化水平的差异使农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借助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本国的扶持政策,农业能够在短期得到迅速发展,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3)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产品生产中的显性可计算成本,其中可变成本与产品数量成线性正比关系,而固定成本在一定数量产品生产下维持不变。同时,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开拓市场需要耗费大量的才力和物力,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必须要花费固定比例的开拓市场费用。对于生产者而言,产品生产数量越多单个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和市场开拓费用则相对越低,这对于企业整体而言存在一个生产总体成本最低点,可为最优经济规模。在达到最优经济规模之前,企业扩大生产能够扩大总体收益。这对于整个产业而言也同样适用,规模化生产能够降低产业总体经营成本,并有可能获得垄断市场的超额利润。在规模经济基础上,有日本学者提出:对某一产业而言,适度的企业规模和数量决定产业内的竞争秩序,而适度的工厂规模则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和数量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国家应该利用合适的产业政策首先保证工厂规模达到最优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使其产品在参与外部竞争时具备明显的优势使该产业稳步成长。一旦该产业与国外相比存在竞争劣势,则国家应该进行产业扶持提供产业发展必备的资金援助,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最优规模水平较高的产业而言,社会收益在到达最优规模前远高于企业自身收益,因此国家更要通过直接注资、政策扶植等手段加速其规模经济建设。农业是明显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集中、规模大的农业更便于机械化、科学化发展,降低固定成本,使农业发展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4)舒尔茨农业经济理论

19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和平的世界秩序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部分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工业成为各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工业化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重工轻农,成为该时期典型的经济发展倾向。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农业属于低效率产业,顺利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全面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舒尔茨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农业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对农业发展应该支持,而不应该轻视。传统农业在技术应用和生产效率方面较为落后和低下,使其不能创造较高的利润。因此,舒尔茨认为现代农业是推动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他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其一,农业生产者绝对理性,能够利用现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中的利益最大化。即使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者也能利用现有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选择适宜的投资选择和技术条件,将自己的生产所有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企图通过重新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做法是徒劳的。

其二,投资数量并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上不乏资本,而资本不流向农业的直接原因是投资收益率低于其他产业。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主要通过劳动力来创造价值,使资本的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使得投资者缺乏投资积极性,也阻碍了流向农业的道路。

其三,人力资本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途径。早期农业生产在资本匿乏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对于生产者而言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是必要的,生产者的教育程度与农业发展关系较小。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生产者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传统农业中的生产者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因此,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需要政府介入,并提供农业需要的资金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费用。当生产者素质上升后,能与资金相结合实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效率。

(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1、美欧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1)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美国是个地多人少,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客观条件,美国采取了首先进行生产工具改革,实行农业机械化的农业现代化的起步方式。美国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非常重视技术的引进,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农业生产经验。美国土地辽阔、可耕地多、土质非常肥沃,充分利用这个优势,美国发展成一个农林牧并举、能生产多种多样农产品的比较完整的农业体系。美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改革,首先从生物科学开始,对引进的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和牲畜进行改良,但在美国农业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抓农业机械化。第一次改革是推广马拉农具,主要是为了开垦广阔的西部草原;第二次是推广轮式拖拉机以及配套农具,传统的劳动力作业改为机械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作业能力。二战后,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导致地价和工资也不断飞涨,为了竞争,农场主将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生产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使得劳动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改革的同步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美国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功不可没,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美国的科研和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美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公共科研、教育与推广体系,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年积极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总体素质。

 (2)法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法国基本上是一个平原国,地少人多、上地分散、农场经营规模小。法国工业发达,利用这个先决条件,以工业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农业机械化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而传统的、分散的家庭式小农场难以采用现代技术装备来组织生产,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改变这一现状,法国政府实行土地集中政策,改造小农经济的生产机构,扩大农场规模,并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来确保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同时,法国实行农业专业化政策,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法国有80%的农产品加工工业都设在农村,产品经过加工后外运。如甜菜加工由设在产区的70多个糖厂进行,农户收获甜菜后,糖厂会将其送到工厂,经过加工处理,工厂再把剩余的甜菜渣送回农户用作饲料。这种做法,既有效地利用了农产品资源,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国政府还实行低息贷款和生产价格补贴政策。法国农业发展迅速,除得益于政府的扶助与政策支持外,科学研究和普及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法国有较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强大的科研队伍,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手段。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企业,都非常重视农牧业的科研工作,建立和健全了各种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在法国,培训农业技术人才一被列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培训具有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才能提高劳

动生产率,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日韩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1)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日本是个岛国,地少人多,水利资源丰富但上质不肥。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日本农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从水利化、化学化入手,而后抓机械化。日本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发展多投劳动,节约资本和土地的技术体系,因此重点是对品种改良、施肥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日本采用和推广良种,尤其是在水稻种子工作上下功夫,建立了一整套的良种选育和繁育制度;重视品种资源工作,从世界各个地方收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研究;水稻品种改良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育种方法,主要以抗寒、抗病为主,向耐肥丰产方向发展。日本是施用化肥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破坏,造成减产,于是日本采取了增加化肥品种,改进施肥方法,改良土壤的措施方法。日本是从1950年开始抓农业机械化问题,研制了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农用动力以小四轮拖拉机代替手扶拖拉机,发展了立式、自动控制的水稻干燥剂机械等等,这一系列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日本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农业科研领导管理机构,建立了健全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组织,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和法令,不断增加初、高中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立了很多农业学校。另外,日本政府进行大量投资和发放低利贷款,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这也是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2)韩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韩国的资源禀赋特征与日本相似,地少人多,是个多山国家,自然资源贫乏。韩国农业属小规模经营。韩国通过将农业与农村结合发展,有效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最典型的就是“新村运动”,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由政府主导的在全国农村开展的致富运动。在全国“新村运动本部”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和谐与爱护邻里运动”、“农村公园化运动”以及“讲道德守纪律运动”等。“新村运动”的开展,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激发了全国农民创造美好家园的热情,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别,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农村的社会文明进步。韩国支持农协的发展。农协是1961年成立的,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从事供销、信用、保险、农业经营和生产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经营活动。在新村运动中,农协加强了农业指导体制,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投资、补贴大部分是通过农协金融机构进行的。为促进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韩国开展了一些技术研究,如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培育水稻、蔬菜、水果新品种等。此外,韩国政府还把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区域特产”和设施园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增加附加值,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出口。

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尽管各国国情各有不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各具特色,但各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的。因为无论国别如何,也不论国情如何,农业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是无法更改的。因而,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基本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即受到农业经济的一般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又要以各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依据,这也正是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所以,我们在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评述时,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把农业现代化及其进一步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中合乎科学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吸收适合我国的东西。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分析研究,可以概括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问题。

(1)注重发挥农业自身优势。各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特别是在初期,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如何能更好地抓住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则是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美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就是抓住了他们土地辽阔,可耕地多,土地肥沃,不需要怎样经营就可以获得较好收成这一优势,把大力开发土地作为美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的。同样,日本在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也是抓住了自己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这一优势,尽量往土地上多投劳动,因而有“多劳多肥农业”之称。农业技术体系也充分体现了多投劳动这一特点,类似的国家还有韩国。

(2)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尽管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在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现代化方面可以有所侧重,但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农业现代化才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例如,美国在实行了机械化与生物技术现代化相结合以后,农业现代化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大力扶持农业是国家重要之举。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是密不可分的。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发展实行鼓励政策,通过合理的政策来刺激农业发展。例如,美国立国二百多年来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而不同时期都是根据当时农业上的具体情况,为了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政策。第一个时期:从建国到十九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主要是鼓励移民开荒,发展农业生产。由于实行了移民开荒的政策,可耕地不断扩大,农产品不断增加。第二个时期: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写作生成器小程序

【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 2014-2020